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近年來,煉鐵廠始終把積蓄人才、提高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長遠發展大計,以“人才引擎”驅動創新發展,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選取好苗,“播種子”
“關于皮帶輸送機如何調節跑偏問題,以前我總是搞不明白,這回師傅帶著我現場學習提升,一下子就弄懂了,原來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跟實際情況差距這么大……”大學生段曉偉不禁感慨道。近日,段曉偉跟著師傅在原燃料運輸線上巡檢時,師傅詳細地給他講操作流程、傳道授業,并現場向他演示操作、故障判斷處理的方法和技巧。
凡學百藝,莫不有師。新職工要出彩,“角色”轉變是第一要義。為幫助新工快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掌握專業技能,該廠充分發揮內部人才資源優勢,為每一位新工精準匹配專業導師,以“業務知識+實戰技巧”的形式,通過“講流程、跟現場、陪同練、共同論”四步走,進行工作作風培養、業務技能學習、知識經驗傳授、日常工作指導等,有效提升新職工的崗位綜合素質能力。
精細滴灌,“育幼苗”
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是該廠始終堅持的理念。堅持統籌好育人的“供給端”與“需求端”,既做好“管理者”,也做好“服務者”,以人為本,完善“軟件”與“硬件”,護航大學生茁壯成長。
“只有把‘巢’筑好了,把環境營造好了,為青年人才崗位建功解決后顧之憂,才能引得‘鳳凰來棲’。”該廠負責人表示。為培養高素質人才,該廠定期組織優秀工班長、技術骨干到先進單位對標學習,真正做到讓青年職工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創新建立“內循環”培訓學習交流機制,組織廠內外出培訓高技能人才開展專題培訓,通過廣泛調研制定貼近現場實際和職工需求的培訓項目,先后將技能提升、設備維護、故障診斷等實用型課程“送教到一線”,高質量推動了產訓結合,打造特色崗位技能培訓品牌,充分體現協同攻關及成果共享優勢,為促進技能人才創新創效提供了廣闊舞臺。
搭建平臺,“培優苗”
如何讓創新成為企業每一名職工提升自我的內生動力以及促進企業不斷進步發展的不竭動力?這是該廠在人才培養計劃里的“重頭戲”。
近年來,該廠以培養高爐崗位高精尖人才為宗旨,以時效性、精準性、體驗式培訓為載體,打造出了一個個“技術攻關”“薪火相傳”雙軌并行的現代化企業勞模工作室,從這里相繼走出陜鋼集團勞模吳江,高爐煉鐵工“技術狀元”許巖,高爐煉鐵工“技術能手”吳誠誠等優秀青年,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無限“青能”,讓青年職工在創新創效中收獲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在他們的帶動下,該廠逐漸營造出人人都能創新,個個爭當創客的良好氛圍,這也為企業蓄積人才力量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煉鐵廠 李紅)